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100分的采河跟50分的Dell 服務 -- U2410 送修記


廢話不多說,先上圖

身為長期的 Dell 螢幕愛用者(我總共擁用三台 Dell LCD, 由左至右分別是 Dell 2001FP, U2410,U2311H), 不知道是人品太好呢?還是運氣不錯,我從來就沒有機會使用過「傳說中很讚很阿莎力」的 Dell 送修服務。

幫別人組電腦或是推薦時,如果預算還可以我也會推 Dell LCD ,雖然比起坊間 LCD 是略貴,但我覺得如果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這筆錢還是不要省較好。

大概在本月十號左右,現在的主力 U2410,突然一陣閃爍,然後自動關閉,重開之後會開一下下(大約十秒-然後閃爍-再關閉),換了線材結果還是一樣,我判斷是螢幕出了問題,由於這台當初是買三年保,算算時間大概是接近過保或是過保,坦白說:我也不知道,我心理想,如果過保那也太雖了,一剛過保就壞掉,快過年了還在討錢 T_T。

沒關係,先上 Dell 網站查查看,找啊找啊.. 找到這個,我努力找半天,找不到這東西,google 半天,發現這個叫 service tag 的東西,只有在某些高階機種有,U2410 大概是太低階所以沒有,所以這招無效,查不到 Orz。


我心裡想,這不太可能吧,機器上總應該有什麼機器序號之類的,不然我打電話過去給 Dell,他們是依什麼憑據判斷過保與否呢?把 LCD 前後左右上下仔細找了一翻,還真找不到,最後我很懷疑地在螢幕左側靠 USB 接口的地方,看到一條縫,一直去摳它,還真的給我摳出來了,這藏的也太好了 XDD。


上面寫著出廠日是六月,我隱約記得應該是年底買的,不知道他們怎麼計算保固的,anyway, 還是打電話問問看。接下來我開始找電話,這又是一個漫長的旅程了(不信你在 Dell 網站上找找看,最後靠  01 找到了)。

電話接到客服,報了序號,完全不意外,他說過保,並說必須要有發票才能以購買日為準,我發票我早就不知道丟那裡去了,所以看起來是沒望了.. Orz

幸好我還記得當初丟箱子時有把一張紙割下來,上面好像有些資訊,努力找啊找啊,還真的給我找到了... 原來當初是在采河買的,我都給忘了,上面老闆娘當時還細心地註記購買日,Bingo ! 而且我找半天的服務電話原來上面就有,購買日:12.28 還在保固內 ! 維修有望!

前往采河跟老闆娘解釋這個狀況後,老闆娘說可以幫忙開發票給我,但是當時他們資料在會計師那裡,等了約一週,老闆娘通知我可以去開發票,拿到發票之後,我再度致電 Dell, 把發票照片傳給他們,客服說審核過會幫我安排維修,我說 ok。


But ( 人生最雞巴的就是這個 But ),dell 來信跟我講不能修 (wtf ?)


不死心去問原因,所以你他媽的 Dell 是要我去生代理商發票?


無助的我只好跟采河老闆娘求助,老闆娘表示會幫我跟相關業務問問看,請我先等等
等啊等著,等了大約二週,中間有 Line 去問幾次老闆娘表示還在處理中..

然後某天,突然收到 Line ,老闆娘說貨到了( 哇塞~)

把舊的機器搬到店裡,然後把換過的機器搬回來...


開工程模式發現已使用 2173 小時,還算新吧,測試色偏漏光都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超開心的 !


心得:

  1. 「傳說中很讚很阿莎力」的 Dell 服務我沒機會享受到了,我只知道買五年保的發票要收好啊(還得先檢查一下是不是代理商的發票),不然到時廠商用出廠日跟你算保固,先扣幾個月起來再說,我下次自己或是推薦別人買 Dell 之前我會三思。
  2. 采河服務一級棒,以一個店家來說我真的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了,我會繼續跟他們買也會跟別人大推這家好店。
  3. Dell 的維修流程要不要改一下?這到底是在做客戶服務還是在整人,要用 service tag 就全部產品都用啊,電話在網站上查不到又是什麼巫術?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Dell Sound bar AX510 補開箱

為什麼叫補開箱呢?

因為其實這個 Sound bar 買很久了,結果就一直忘了裝上去,放著放著放到我都忘記這件事了,直到最近打掃我才「哇~超爽 der ,撿到一個 Dell AX510 」XDDD

盒子還蠻小的一個,因為 AX510 本身體積就不大。

內容物,幾張說明紙跟喇叭本體。

喇叭本體長這個樣子

一條電源線(將會接到 LCD 螢幕上)跟一條音源線,音源線長度略短。

Dell U系列的 LCD 後面有預留電源接口,這樣電腦喇叭就不用再另外接一條電源線,桌面線材可以精簡,另外注意 Dell 不是每一款 LCD 都可接 Sound bar 的,這裡我是接在 Dell U2311 上面。

有支持的 LCD 後面會有卡筍讓 Sound Bar 卡進去。

組起來的樣子,正前照。

Sound bar 左邊有耳機孔。

右邊是開關兼音量大小旋鈕。

打開時有 LED 燈光。

使用心得:
  • 雖然功率只有 5W,但最大音量還蠻大聲的(沒有到非常吵那樣)。
  • 音質比我想像中好很多,當然完全不能跟專業的比,但是用這個 Sound bar 本來就是求個方便,以一般 PC 喇叭的標準來,主觀認定音質是略佳的,一般使用我認為很夠了。
  • 喇叭中間的 LED 燈會恆亮還挺不方便的。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不死神機 S2 刷機心得 -- 4.4.4 ROM 推薦分享


照例來個警語先
刷機有其風險,嚴重可能會失去保固或變磚,請確定自己足夠瞭解,並自己負責可能造成的損壞

一、前言:

距離上次推薦 S2 的 kitkat ROM - celeriter ,也過了半年多了,這段期間一直使用上都沒有什麼大問題,最近因為手又癢了想重刷,本來以為這很簡單,上個 XDA 抓新版的 celeriter  ROM 下來,備份好 app,進 Recovery 刷完收工。

But - 人生最雞巴就是這個 But ,靠杯啊!! celeriter ROM 作者停止開發了! 版本停在 2.7,然後就沒了, oh no~~~


二、選擇:

因為也剛好 Android 出到 4.4.4 了,於是我就想反正要重刷,那就順便也昇到 4.4.4 吧。
試了以下的 ROM,差不多把 XDA 上的 4.4.4 ROM 都試了一輪了...Orz

  • Dirty Unicorn
  • C-ROM 
  • SOKP 
  • Nameless
  • Spirit ROM
  • EHNDROIDX
  • SlimSaber 
最後我推薦 SlimSaber 做為 4.4.4 的 Best Choice

理由很簡單:他是這幾個 ROM 裡最穩定的,4.4.4 的 ROM 跟 4.4.2 有點不太一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並沒有很穩定(4.4.2 時代隨便的 ROM 穩定性都很不錯),而且很容易過熱,舉個例子來說,光是很簡單的插 USB 連電腦同時使用,上面有一半的 ROM 就會開始讓手機發燙,甚至連不到電腦之類,亦或只是平常使用,部份 ROM 也會莫名奇妙發熱甚至熱當。

三、 優點
  1. Celeriter 時代不能玩的跑跑薑餅人(原因不明),現在可以玩惹!
  2. TRDS - The Real Dark Slim - 純黑背景色,特別是對 S2 這樣的 amoled 螢幕,省電效果還蠻明顯的。
  3. 破紀錄的 Battery Life,直接看圖,不解釋,輕度使用(FB+Mo PTT)下有 3hr+ 的能力,直接打破 celeriter 時代記錄(2.5 hr) 

  4. 相機內建就可以設定外接卡為 storage , 不過這應該是 CM 的相機內建的,因為每個 ROM 都一樣。
  5. 有 SlimCenter ,跟 OTA 通知,看起來是長期維護的。
  6. 可以調整螢幕的色溫模式,這點對現在稍微老舊的 S2 Amoled 螢幕來說還不錯。
  7. 最新版本(08/04) 修掉 ART boot loop 的問題,ART 現在可用,而且我試起來感覺很順,相當不錯,如果沒有特別需求的話(比如 Xposed),我會推使用 ART。

四、缺點

  1. 手機在高負載的情形下會很熱(尤其在玩遊戲時),不過我發現每一個 4.4.4 的 ROM 幾乎都會有這情形,不知道是 CM 核心的問題還是現在遊戲會讓手機跑起來太喘,不過好在 slimsaber 在離開重型 app 之後,降溫的很快。
  2. 缺少了主題(Theme)的功能,界面就很死板,同樣都是 CM Based,其他家都有,就 SlimSaber 沒有。
  3. 內建功能略少,嚴格來說對我而言這不算缺點,相較於其他 ROM 包山包海把要用的不要用的功能都包進來(例如: App sidebar, circle bar,Active Dispaly, PIE, Heads up ....),SlimSaber 包的很少,只有 PIE 跟 Heads up , 對於某些調整控可能會覺得太少了吧,我個人是覺得夠用就好,可以接受。
  4. 特殊的 Recently App 介面,無法一鍵全清,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原來的界面,一鍵全清方便多了。

    EDIT: 後來學到用手勢可以全清,謝謝鄉民的指教!

五、後記
沒有意外的話,這應該是最後一次刷 S2 了,這台 S2 一路陪伴我從 2.x 到 4.4,坦白說很夠本了,同期的機子甚至連學弟機都早早被掃進歴史的時候,S2 還能一路堅持到現在,甚至還有很大可能可以再刷下一代的 Android 5.0 - L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就是 S2 最好的註解吧。  (  ̄□ ̄)/ 敬禮!! <( ̄ㄧ ̄ ) <( ̄皿 ̄ ) <( ̄O ̄ )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華擎主機板 H61M-ITX 送修心得

上星期想把好一陣子沒用的 htpc 整理一下,組台電腦送人,結果整理完搬到新殼卻發現再也開不了機,交叉測試之後發現應該是主機板壞了,想到之前印象中有看到鄉民有直接送修華擎經驗不錯,就決定直接送修。

上網查了一下華擎的網頁,順便翻出盒子,發現代理商是威健,打給威健,接電話的小姐有核對一下序號(印在主機板上的序號),確認在保固內,她就叫我把主機板包好,他會叫人來收(她有交代用靜電袋包好+放盒子裡,盒子不一定要用原來的)。



6/26(四)下午打電話,確認可送修。

6/27(五)早上宅急便來收件。

7/1 (二)中午返修回來,確認是換一張良品給我,測試可開機沒問題!




這樣算下來大約二個工作天就搞定了,相當不錯!

心得:這樣的送修過程,快速有效率,讚!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黑蘋果心得-PC 上安裝 Mac OS X Mavericks 指南(下)

承上篇 黑蘋果心得-PC 上安裝 Mac OS X Mavericks 指南(中) ,我們把 pc 灌好了黑蘋果,同時開機進入系統,接下來要做一些後續的安裝工作(Post Install),用的是由 TonyMac 開發的這套 MultiBeast 工具。

MultiBeast 安裝步驟說明


  1. 下載 MultiBeast ,到 TonyMac 官網,上方選單選 Downloads - Downloads Index


  2. 選擇 MultiBeast - Mavericks 下載。


  3. 解開後執行 MultiBeast 
  4. 點選 Quick Start , 在這裡因為我的主機板已經是 UEFI BIOS, 一般而言選 DSDT Free,如果你的主機板較舊,那你可能要在這裡 TonyMacx86 DSDT Database 找一下有沒有適合的 DSDT ,DSDT 簡單說是一種硬體描述檔,主要功用是讓 PC 硬體可以被 Mac OSX  認識,缺少了它許多硬體無法正常運作。
  5. Drivers 這裡則是重頭戲,根據你硬體的規格,去選擇相對應的驅動程式,首先 Audio, 我選主機板上內建的 Realtek 887。
  6. Disk 這裡,因為我系統碟是 SSD,所以我勾選了 Trim Enabler。
  7. Misc 這裡,我只有選 FakeSMC,簡單來說,這是 Mac 硬體監控的程式及相關模組。
  8. Network, 其實內建網卡就直接有驅動了,我選更新到 v1.2.0 的驅動程式,上面那個 0.0.90 是由民間高手 lnx2mac 做的非官方版驅動,之前我都是用他的,但是在 Mavericks 上,我的 B75M-d3H內建網卡卻無法正常驅動,所以只好選官方版。
  9. System 保持預設, 跳到 Bootloaders, 預設選了 Chimera v3.0.1 , 一樣保持勾選。
  10. Customize 我都保持預設沒動,最後選到 Build,整體就完成了。我的組態如下圖,選好之後可以把組態 Save 起來,然後選安裝 Mac OS X 的磁碟,按 Install 就完成了。
  11. Install 完成之後,把隨身碟移除(記得安全退出)重開機,在 Bootloader 的地方,選擇安裝 Mac OS X 的磁碟名稱(預設也是 Mac ),然後開機進系統,順利進入系統的話,整個作業系統安裝就完成了。


最後有空的話,可以做以下檢查,看看一切是否都正常
  • 檢查是否可以正常休眠(系統設定-能源節約器)
  • 檢查是否有正確音效(播放 youtube 或影片,系統設定-聲音)
  • 分別插入USB 2.0 跟 USB 3.0 設備,拷貝檔案檢查一下速度。
  • 檢查網路是否可以正確連線,有 NAS 的話可以拷貝檔案測速。
  • 用 AppleID 登入 AppStore, 看可否正常安裝 App。
  • 灌 3D Game ,測試一下顯示卡是否工作正常(根本只是想玩 Game嘛

都沒問題的話,就全部安裝完成了,Enjoy your hackintosh !!!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黑蘋果心得-PC 上安裝 Mac OS X Mavericks 指南(中)

承上篇 黑蘋果心得-PC 上安裝 Mac OS X Mavericks 指南(上),我們做好了安裝用的 UniBeast 隨身碟,接下來我們要進行 PC 上的安裝。

ㄅ、硬體規格
  • M/B : 技嘉 GA-B75M-D3H
  • CPU : Intel Xeon E3 1230v2 
  • RAM : 創見 8GB x 2, 共 16GB
  • VGA : EVGA GTX-650 Ti 
  • SSD1 : Micro M4 - 128G (Mac OS 系統碟)
  • SSD2 : Intel 160G (Windows 系統碟)
  • PSU : SeaSonic 430w 
  • Case : Sharkoon T28 Pro

重覆一下硬體規格,基本上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希望省點麻煩,那請記得這句口訣「主機板用技嘉,顯示卡用 NV」,這樣相容性問題會少很多,其他零件則沒有特別要求,如果預算有夠的話,還是那老話,買好一點的 PSU 保平安。

特別提一下主機板 BIOS 是用 UEFI 的(現在新板子幾乎都是 UEFI BIOS 為主, don't worry)


ㄆ、BIOS 設定

以我的主機板 B75M-D3H 為例(當然每種板子可能介面不一樣的,但概念大致上差不多)

BIOS → 週邊設備 → SATA 模式選擇,選 AHCI 模式。



BIOS → 週邊設備 → XHCI Hand-off, EHCI Hand-off (下圖最後二個)設為開啟。


BIOS → BIOS 功能 → VT-d , 設為關閉;啟動優先權#1→設 UEFI 裝 Mac 的 SSD 或硬碟。


設定好了之後就 F10 儲存重開機。


ㄇ、安裝流程
  1. 隨身碟插進電腦,開機時按 F12 進開機選單。



  2. 選擇隨身碟開機。


  3. 進變色龍 bootloader 之後,選擇隨身碟開機(磁碟名稱就是格式化填的那個名字)。

  4. 一切順利的話,進入 install 畫面,選擇語言。

  5. 上方選單可以有數個工具可以使用,我們在這裡選擇磁碟工具程式進行磁碟管理。


  6. 把目標磁碟機進行切分割區跟格式化,名稱任選,格式選 Mac OS 擴充格式(日誌式)
  7. 進行安裝,耐心等它跑完(一般來說,大約 20 分鐘內就會結束)。
  8. 灌好之後,系統自動重開,一樣 F12 選隨身碟開機,在變色龍 boot loader 介面,選取剛剛安裝的硬碟開機,進入第二階段安裝,首先會跳出歡迎畫面跟地區選擇。
  9. 選擇鍵盤,選美式。
  10. Next - Next,Migration Assistant 選擇不傳送資訊。
  11. 建立您的帳號,
  12. 註冊 Mac , 註冊完會發一封 email 給你告訴你註冊成功。
  13. 最後設定畫面。
  14. 將將將將!終於進入桌面,下一篇我們將談到進行相關設定,設定完之後就安裝成功了!